近期,随着贸易战打响,人民币不断升值,一度飙升到了6.24,对比年初汇率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升值到底是好还是坏这个话题也一时甚嚣尘上,简单来说,对于出口型企业不利,而对于进口型企业有利。为方便理解这个问题 ...
近期,随着贸易战打响,人民币不断升值,一度飙升到了6.24,对比年初汇率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升值到底是好还是坏这个话题也一时甚嚣尘上,简单来说,对于出口型企业不利,而对于进口型企业有利。 为方便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打个比方,假设现在人民币和美元汇率1比1,那么一个美国产的手机在美国卖1千,在国内也是1千。现在人民币升值了,假设汇率变成了0.5比1,1人民币可以兑换2美元了。 那么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这个手机在美国还是1000,而中国只要500了,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中国老百姓疯狂购买美国手机。美国手机挤占了国产手机空间,国内手机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了,只能倒闭,长此以往,国内手机行业无法正常发展,影响了该行业的生存。类似的,其他行业的大量产品被进口,国内其他出口型企业也被迫受到发展抑制。 而对于进口型企业来说,一直都靠着从美国进口商品回来倒卖的,或者涉及到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原料,就迎来了阳光。以前1美元的原材料等于1人民币,现在只要0.5人民币了,成本明显下降。同时对于出国旅游的伙伴来说,出国消费能力更强了,可以去更多景点享受更好服务了。当然钱也是给外国人挣去了。 所以人民币升值,是利是弊不能一概而论,但不可忽视的是,人民币升值对国家总体来说并不好,当年的日元被迫升值后,国内企业收到重压,破坏了整体经济,到现在都没缓过来。 @洪钟财经 江西省财政学会会员 财经领域创作者 人民币升值是一块硬币的两面,既有好处也有弊端。但对目前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以出口导向型企业为主的经济来说,存在极大的经营风险。 好处 人民币升值了,意味着外币贬值了。如要你要到境外的留学、购物、旅游,恭喜你,花同样的钱,你可以买到更多东西。比如,你到美国旅游向购买一块500美元的手表,再7人民币=1美元的时代,你需要花费3500元才能买到这块手表。今天人民币升值了,6.3元=1美元,那么可用3150元就可以买到这块手表,省了350元钱。 (人民币升值后,进口车厘子变得更便宜了) 不仅是境外,在就本国境内购买进口商品的价格也会下降。在国际贸易中,大部分的贸易是以美元为货币结算的。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了,意味着进口的价格会下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进口后换成以人民币销售单位,价格就会下降。比如进口一件100美元的服装,之前是700、800元人民币,现在只有650人民币了,便宜了不少。 弊端 弊端主要体现在出口行业。由于我国的出口导向性企业比较多,很多企业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海外。这些企业把产品卖到国外,赚取美元后在国内银行兑换成人民币。一旦人民币升值,他们手中的外汇就会缩水,甚至会把利润吃掉。 比如,一个做服装出口的企业,2017年初出口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商品,但货款要到年底才可以收到。整个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由6.7升值到6.4。本来年初这1000万美元可以换到6700万元人民币,到了年底换就只能兑换到6400万元,一下子损失了300万元。 因此,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经营影响很大。搞不好,辛辛苦苦干一年,最后利润全部被汇兑损失吃掉了。如果上述出口企业这笔1000万美元生意的利润就是300万元的话,那么这票生意就白干了。 真实报道 《人民币汇率坐过山车 外贸企业不敢接单提前放假》 眼不见心不烦。2月7日,小年尚未到来,浙江桐乡的许多外贸企业已人去楼空。几天前,羊毛衫厂负责人彭波检查了最后一遍厂房后,也驱车回到位于嘉兴的家里。 “汇率一天一变,不敢报价,单也不敢接,不少工人离职,还不如提前放假过年。”彭波说。 今年1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一路高歌猛进,直线上涨,至1月31日人民币正式进入6.2时代。2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2822,较上日升值60个基点,为近30个月的新高;7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升破6.26关口,再刷2015年8月10日以来新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月份累计升值3.5%,创1994年汇改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接连刷出新高的人民币汇率对于手持美元尚未结汇的企业,以及正准备出货的外贸企业,宛如噩梦。“年后重新和客户商量风险共担的问题。如果持续这样下去,接单和不接单都是死路一条。”彭波说。 “能怎么办,你知道我接一单要损失多少钱吗?”彭波反问。接单时候6.8的汇率,交单时候将至6.5,一结汇就损失几十万元,这样的场景在2017年不断发生,大量美元躺在账户里,不敢结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汇率从6.5一路走至6.2。 外贸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外贸企业的利润就在三五个点左右,高附加值的企业也禁不住这样的利润缩水,何况彭波所在的纺织业。 接单,可能会亏;不接单,就是死路一条,在外贸强势增长的背景下,中小外贸企业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这旮是沈阳 沈阳晚报记者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一个货币的升值,很难直观地说好或者不好。因为,这要看升值本身对于本国经济的意义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人民币最近升值升得很快,现在已经达到6.6这个平台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值钱,这是最直观的结果,但经济是双刃剑,结果如何还不好说。 第一,人民币升值,最大的原因是疫情期间,各国为了刺激经济好转,货币总量都是超发的。那么依现在疫情的情况,全世界来看,只有中国经济可以独善其身,十一长假民众可以在国内大肆游玩,这对经济的恢复是有益的。从第三季度的数据来看,整个2020年到达第三季末,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转正,四季度期望达到3-4%的增长。如果是往年,这个数值是很低的,但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全世界各个国家经济都是负增长的情况下,这种增长就是很亮眼的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多印的这些纸币,势必在国际流动中流入我国,由于货币汇兑的对等原则,这很可能造成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是中国最不想看到的结果,所以才会启动经济内循环,防止这种流动性通胀货币流入我国。但是完全杜绝这种国际货币流动性过剩进入我国基本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基础。 第二,人民币升值,还可能是国际资本的需要。由于人民币已经是国际一揽子货币之一,那经常性支付的可选项里就已经有了人民币。又由于疫情的原因,向中国采购医疗物资的时候,选择用人民币支付,将可能成为常态。另一方面,美元肯定是超发状态的,由于美元和金价和油价是挂钩的,那就导致金价和油价是长线贬值的,美元也是贬值的,所以,人民币升值,并不仅仅得看对美元升值,而且还得看对一揽子货币是否升值。因为,只相对美元升值,那并不一定意味着人民币在升值,而只能说明美元在持续贬值。从国际资本的角度上来看,美元一直是很好的避险资产,所以国际上很多资产都是以美元的形式存在的,这种情况的基础就是,美国经济是繁荣的,美元的国际支付地位是强势的。但是,在疫情中,美国并没有实现美国国内经济的强势,居然还有点儿走末路的感脚。另一方面,美元的不断超发,让世界各国的央行来买单,同样也会让以美元形式存在的国际资本来买单,那资本是逐利的,也是倾向于安全的。美元这种几十年来常规的避险工具正在失去他的地位,那从目前各国经济的情况来看,只有中国,经济增量在年末实现转正是确定性的,所以,国际资本将之前的美元资产转换成人民币资产就显得是必须的。所以,国际资本通过兑换人民币的方式进入我国将很可能是一个中期甚至长期的过程。 第三,中国经济启动内循环,将以扩大和升级内需的情况来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前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是,对外贸易、国内消费,还有房地产。目前看,由于疫情和人民币升值,期待出口如往年一样增长将是不可能完成的。那国内房地产也在做大范围的调控,房地产的降温也将使他被迫走出三驾马车的名单。现在,只有一个重中之重,就是扩大和升级内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但中国的常规消费类进口增长一直没有出口增长的势头猛,一方面世界工厂的地位使然,另一方面中国的消费升级也并没有全面完成。那,中国后疫情时代,一方面升级内需,在世界疫情还未稳定期间,先扩大内需,保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待国际疫情在疫苗的加持下稳定之后,将可能做大进口,造成世界产品供应中国需求的局面。那样,人民币将可能成为国际常规的结算货币,人民币成为硬通货,被各国央行进行常规储备。 从以上三点来看,人民币成为国际常规结算货币将是保证我们国家利益的重要一步,目前看,人民币升值,代表着国际资本对人民币的认可,但是,我们得说,我们不得不防美元超发导致的被迫升值的局面,如果我们人民币只对美元升值,那就有可能入了这个圈,所以,得对标一揽子货币。升值和升值是不同的,如果是美元超发导致的人民币升值,那就很可能是另一个“广场协议”。毕竟日本经济的没落,就是从广场协议,就是从日元升值开始的。 还有一点,人民币升值,国际资本的进入,是不是形成了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这将是决定此次人民币升值是否对中国有利的关键。那任何国家,最有效配置资本的渠道就是证券市场。所以,中国的证券市场,长线来看都是看好的,要忽略在这个过程中小的波动。现在国内对证券市场的很多改革政策,也是要激励国内好的公司做大做强,技术升级、走向国际。所以,这将是中国百年难得之变局。 最坏的结果是,另一种形势的“广场协议”,国内经济不得不跟随某国经济的走势,经济被迫看人脸色、仰人鼻息。 最好的结果是,升值期间,国内企业完成技术和产业升级,从国际生产的末端走向前端,增加产业附加值。还有,国际贸易将从以前的出口导向转为进口导向,呈现“世界供应看中国”的局面。最后一点就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央行的常规储备货币,人民币成为最常规的国际结算货币。如果真的出现后一种情况,那就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