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德软件公司的一名员工,我来聊一下这个问题,收入方面,里面门道可深了,说白了,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且我们普通人也能通过高德地图赚钱。好多人分不清高德导航和高德地图的区别,如今,不管在苹果还是安卓 ...
作为高德软件公司的一名员工,我来聊一下这个问题,收入方面,里面门道可深了,说白了,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且我们普通人也能通过高德地图赚钱。 好多人分不清高德导航和高德地图的区别,如今,不管在苹果还是安卓的应用商店里面,已经搜索不到高德导航了,只能去浏览器里面下载。这是高德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最初其实开发的是高德导航,但是越来越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后面开发了高德地图,如今,高德导航变成了高德地图的一个子模块。仅安卓商店高德地图的下载次数已经达到了36亿次,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带给高德公司的收入也是非常可怕的。 高德地图给高德公司带来了多少收入 至于高德地图带来了多少收益,网上没有相关的数据,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虑,当年马云可是花了11亿美金收购了高德地图,以马云的经商头脑,不可能做亏本的生意,马云是在2014年收购的高德地图,当年使用高德地图的人数仅有1亿多,过去了6年,高德活跃人数已经达到了10亿多,本来高德公司的技术就很强大,如今再加上阿里巴巴这一层背景,在技术方面,甚至说高德地图已经超越了百度地图,在用户评价方面,高德地图的口碑也远远好于百度地图。 一个下载量几十亿次的软件,而且对用户免费,到底用什么赚钱? 1、高德靠服务赚钱,类似于公众号的营销模式 对于公众号我们都很熟悉,一个做的稍微好点的公众号一个月可以十几万,而且公众号能为我们用户提供很多的便利,并且对于广大用户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一旦有了粉丝量,也就是用户基础,就可以利用公众号这个平台接单,尤其是广告推销,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其实高德地图也是如此,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同样不收取费用,下载即可使用,但是在高德地图这个平台上,可以接广告,而广告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所以高德地图正是基于庞大的用户群体,广告商的合作是它收入很大的一部分。 2、与车企合作,是高德地图所有收入最大的一笔来源 在绝大多数城市,每一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达到了70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家家户户基本都有私家车,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如今的私家车总量已经达到了2亿多辆。买车就少不了地图导航系统,而国内最大的两家就是高德和百度,首先是车厂给地图公司钱,对于导航服务来说,一般车厂会给车主一个1-3年的免费期,过了一般会收车主的钱。这样高德就有了两笔收入来源,其一是汽车厂商;其二是车主,庞大的有车群体让高德赚的是盆满钵满,因为每一个车主都离不开地图导航系统。 3、商家主动找高德,高德收取服务费 比如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对周围的环境不熟悉,所以衣食住行这些东西都得靠各种软件去实现。拿美团外卖来说,比如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出差,晚上想要吃火锅,但是又不知道哪家的好吃,这时候只需要在美团上搜索便可知道,而且搜索结果会有一个综合排序,我们都会偏向于去排序靠前的火锅店。高德地图更是如此,高德主打地图服务,但是随着涉及的业务越来越多,高德里面包括了我们生活所需要的各个方面,比如我们住酒店,搜索出来的结果也会有一个综合排序,不可否认的是,除了酒店本身服务质量的高低,排序越靠前的酒店给高德支付了更多的服务费用,所以商家会主动找上门来,找高德合作,实现双赢的局面。 4、高德推出了自己的网约车服务 在网约车方面,国内做的最好的可能就是滴滴打车了,我本人用过好几个叫车平台,包括高德叫车、滴滴出行、神州专车等等,但是给我印象最好的还是滴滴出行,因为它的定位是我用过的平台里面最准确的。随着高德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高德也推出了自己的叫车服务,名为高德叫车,高德叫车功能就像名字一样,它本身不招聘司机、也没有自家平台的汽车,而是一个整合各种网约车的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虽然,不能和专门做网约车的滴滴相提并论,但是,由于自己用户属性的加持,也使得不少人更加愿意选择地图的网约车服务,所以网约车服务也是高德的一笔收入来源。 结语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类似于高德地图之类的软件,他们用流量赚钱,而我们每一个使用软件的人,都为他们提供了流量,不得不说,高德地图在导航以及服务方面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如今再加上阿里巴巴,更是如虎添翼。 @七叔的自留地 高德虽然是免费的,但“免费”只是对部分用户免费,对于商家,高德还是会抽取一定的费用。 凭什么商家愿意乖乖给高德费用呢? 这时候就要知道用户的价值了,如果高德的用户只有500万,那么商家也许都懒得入驻,但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高德的用户已经突破1个亿。 拥有超1亿客户的APP,我想没有几个商家会拒绝入驻,除非高德索要的费用太高。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朋友应该明白,高德的收入来源是商家,用户是它的倚靠,当然了,前期高德也花了不少钱去投资研发,毕竟地图类的APP还是需要不少资本的。 其实很多APP都像是一场烧钱游戏,如果在耗尽最后一分钱时,能收获大批量用户,那么他们就可以凭借用户,去找商家谈合作,从而抽取一定的费用。 而高德地图的收入来源很广,我们常说“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生活的四大基础,结果高德一下子就把“行”给占了,然后在“行”的基础上,横向拓展“食”跟“住”,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能通过高德订购美食跟住宿的原因。 高德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广告费 APP的广告费虽然低,但也要看什么APP,像高德这类导航软件中的龙头老大,所收取的广告费,必定不低。 2.商家排名费用 如果你去别的地方旅游,到点了想找一个地方吃饭,你可以选择打开高德,并且搜索附近的饭店。 此时APP就会显示出一大堆饭店信息,那么在地图上的出现商家,他们的排名、推荐指数、评价等等,都是用户的关心点。 对于排名类搜索引擎,商家如果想获取更多的收益,就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去提高排名。 3.渠道费 a.打车渠道费 如果你使用滴滴,那么你就只能坐上滴滴的车,虽然滴滴的车辆充足,但同时你也失去了比价的权利。 除非你一个个点开其他打车软件,然后同样输入出发地以及目的地,最后再比价,不过这样太麻烦。 而现在高德的打车功能,可以同时接入很多打车软件的系统,只要输入出发地跟目的地,就能出现不同打车APP的价格。 你能从高德APP里选出最适合你的打车APP,你觉得很便利。 而高德也觉得很开心,因为你是从高德APP中下的订单,所以高德会向打车APP抽取一定的渠道费。 b.用餐、住宿渠道费 之所以把用餐费、住宿渠道费放在一起讲,是因为二者太过类似。 比如你去某个城市旅游,然后点开高德,搜寻下附近有什么吃的,然后下了订单。 之后你再搜寻下附近的酒店,同样也下了订单,那么高德就会向饭店跟酒店收取一定渠道费,这是双方事先就约定好的。 商家总不可能免费占平台的便宜吧,参考某外卖平台即可。 其实高德背后是阿里,它接入的链接大部分都是天猫飞猪的,所以也算为自家引流。 提前布局 如今导航APP中,虽然说高德、百度、企鹅三足鼎立,但要论用户量,还是高德跟百度最多。 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但提前布局是每个成功人士必须要做的事。 如今高德已经拥有大批量用户,只要未来持续优化,用户量只会有增无减,一方面是时代在发展,导航软件需求不断在增加,另一方面高德背后的是阿里,有的是钱去投资,所以论投资,高德完全不虚。 在阿里、腾讯、百度已经占据几乎所有导航APP市场的情况下,很少还会有人进军此领域。 先把用户抢到手,后面赚钱的事,再慢慢想。 同样插句题外话,现在免费不代表一直免费,万一来个会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