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先生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如是说。 是啊!其实做事业、做学问和谈恋爱一样:第一种境界是苦苦求索却不得途径的阶段,开始前的茫然无措、凭高望远孤独而寂寞,但仍信念坚定地不断寻觅和探索;第二种境界是求索过程中,为了伊人(即人生的目标)即使衣带渐宽、日益憔悴也在所不惜,坚忍而执着;第三种境界是苦觅不遇时不经意间偶然得之,其实这偶然一得的背后是不断地积累。 细细想来,深以为然! ![]() 孟云飞书法: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治学三境界”,原句如下: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句出自北宋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原词如下: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