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注册资本金额,注册资金越大,表明公司越有实力。还有项目招标时,有的会有注册资金限制,但是对于股东而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实行认缴制,认缴是 ...
营业执照注册资本金额,注册资金越大,表明公司越有实力。还有项目招标时,有的会有注册资金限制,但是对于股东而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实行认缴制,认缴是指注册登记的企业承诺缴纳资金数额(并不一定真的缴纳到企业银行账户),认缴制度就是企业在申请注册登记时,拟定并承诺注册资金为多少,不再需要专门的验资证明该资金实际是否到位(但不意味着只是形式上审查,如果承诺缴纳一定数额的注册资金而实际并未缴纳足额的话,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认缴制不用再验资,但股东仍对所认缴的资本负法律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实际工作中,很多老板不懂或者爱面子,觉得注册资本金写的越大越好,反正不用立马掏钱。但是,大额注册资本会带来债务风险。看个案例:一家注册资本为500万的公司,A占70%股权,所以需要出资350万。后来公司经营不善,资不抵债了,欠了10 000万的外债,那么A最多只需用他认缴的出资额350万来承担责任,超出的部分就和他没关系了。但如果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是10 000万,A依旧占70%的股权,那么A就要承担7 000万的责任(认缴的资金额越大,最后承担的责任越大)! 提醒:股东在公司注册登记时,一定要根据自己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匹配自己合理的资金能力,为未来的资本运作和经营运行降低风险。避免企业因一时头脑发热把注册资本写的过大,而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春语清文 大连世豪盛和实业有限公司高级会计师、董事长 当然有区别的!下面,我简单回答: ●现在公司注册的类型大概有这几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个体户,独资,合伙人制等。 ●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金是实行认缴制的。 ★注册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不要求立即缴纳资本金,只须在公司章程里约定出资额、出资时间即可办理注册。但须在约定的时间内将资本金予以缴纳入账,否则,视为违法违规,会遭到惩罚。 ★公司注册资本金数额的确定,应根据公司设立的目标及发展战略,以及你的资金能力而决定。 ★注册资本金的多少,并不一定能说明公司的经营能力、企业规模、管理好坏等,它仅仅证明公司对债务应承担的保证与连带责任的大小。 ★现在,我们国家注册的公司基本上是“有限责任公司”居多。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出资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仅为约定的注册资本金所“定量”的责任。比如:注册资本金10万和1000万二公司,注册资本金10万元的公司,当公司破产清算时,股东或出资人仅是承担10万元债务连带责任,不能超出!而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的,公司破产清算时,股东或出资人对公司债务仅负责1000万元的连带责任。法律上,仅是对注册资本金的约定“金额”具有追索权。 ●我们国家暂时没有登记注册“无限责任公司”。 ★但“无限责任公司”这种形式还是存在的,如个体工商户,独资,合伙人制的公司。 ★破产清算时,股东、出资人要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不管你是公司财产还是个人财产,一追到底。 ●注册资本金认缴的数额大小,虽可以表现出公司规模或实力大小,但不是绝对的。 ★不要为了一张脸而夸大或超出能力来约定注册资本金的认缴金额。 ★“吹牛皮是要兑现的”,当达到约定出资期限,而没有将注册资本金认缴到位,可要承担违法、违规的法律责任,这时,就“追悔莫及”了! @李思律师 婚姻家事律师 区别很大,承担风险的大小不同。 认缴1000万元,在公司营业执照上体现,就是“高大上”,对方公司一看,不错,实力雄厚,值得信赖,我们谈生意寻找合作伙伴就要的是上档次、实力强的大公司。而注册10万元的公司,认为是小打小闹,过家家的小布点,一点都没有咄咄逼人的威猛之力,有瘦小如鸡的感觉,认为不值得投资和合作。 但法律风险上却是相反,因为认缴不等于“只认不缴”,如果公司陷入困境,股东要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时,就要在1000万元的认缴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 一是监管部门在对公司进行抽查,若公司没有按期兑现认缴承诺的话,监管部门就会处罚,将其拉入“经营异常名录”,让公司苦不堪言。 二是股东在公司进入清算期后,股东承诺的实缴出资就要提前到位,那么股东的经济负担就重了。 综上,注册公司认缴10万元和1000万元是各有千秋了,要精打细算,才能稳坐钓鱼台,保住自己的经济实体。 @扬州谈律师 律师 答:最主要的区别是:各股东向履行公司缴纳出资义务的限额不同。 注册资本50万的,各股东或发起人总计要向公司缴纳出资50万;注册资本500万的,各股东或发起人总计要向公司缴纳出资500万。 无论该出资是各股东一次性缴,还是分期缴,未出资或未完全出资的股东都负有按其认缴额向公司缴纳的义务。 若股东未缴纳其认缴出资的,无论是股权是否已经转让,公司是否破产,都有可能以未缴纳部分的本息,对公司、或公司的债权人来承担责任。 特别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已履行出资义务的其他股东或发起人,有可能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其他股东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不要以为自己出资到位了,就没事了。 注册资本的数额设定应量力而行,监督其他股东及时出资到位。 @财会小童 注册会计师资格证持有者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50万和500万,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区别,在股东承担的责任、业务上的要求和一些特殊事项上,可能都会产生影响。 1. 承担的责任 注册资金就是一个承诺。尽管现在认缴的时间可以比较长,但实际上,会有两个问题。一是公司内部章程约定的出资义务,一般公司内部都会约定,按照什么期限来出资。二是在公司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的时候,必须要在认缴资金的范围内进行清偿。没有这个实力,故意填个较大的金额,那么就会存在相应的风险。 在有限公司的情况下,虽然通常来说,股东是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但如果出现了抽逃出资、虚假出资或者滥用有限责任的其他情形,是有可能会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那么这时候,不管是50万还是500万,都有可能需要承担额外的责任。 2.生意上的要求 有些生意是有一定的门槛的。比如,有时候对于参与招投标的公司规模、注册资金等有要求,有些行业资质的取得,也需要看注册资金。那么这时候注册资金可能成为一道门槛,不够资质的,可能没有办法参与竞争。 3.监管与税费 一般对于实缴资金大,纳税多的公司,会有一定的监控。对于新设立企业来说,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等都是监管的指标。而印花税,是针对实收资本的,当然,可能50万与500万引起的印花税差异对企业的影响也不是太大。 4.特殊事项 如果发生一些特殊的事项,比如股权转让的行为,那么也可能会对实际的出资有影响。受让的股东在转让方出资未到位的情况下,要看公司章程所约定的出资期限,如果出资期限已过,但老股东还是没有出资,这种情况可能会要求老股东将出资实缴到位后再转让。那么是否缴足了出资,对于股权转让行为也可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在认缴制的环境下,注册资金并不是一个“面子”的象征,大家会通过实缴资金、纳税情况等多种途径来判断公司的真正实力,所以,过大的注册资金,反而会带来一些风险,而过小的注册资金,可能会影响未来的业务,因此,合适的注册资金才是最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