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属于新二线城市。在贵阳待了好几年,算是比较客观的了解。第一,从环境气候来讲,贵阳算是比较适合养老,至少比很多内陆地区适合。空气完爆绝大数地区,气候宜居,除了雨水有点多。市区大型公园非常多,城市森林 ...
贵阳属于新二线城市。在贵阳待了好几年,算是比较客观的了解。 第一,从环境气候来讲,贵阳算是比较适合养老,至少比很多内陆地区适合。空气完爆绝大数地区,气候宜居,除了雨水有点多。市区大型公园非常多,城市森林覆盖率应该是中国之最。很多外地人都来贵阳买房子,房价不太高,夏天来避暑。 第二,贵阳人民生活比较安逸,节奏很慢,没事可以打打麻将,找个地方搞搞烧烤,非常自在。 第三,从另外一方面讲,贵阳城区有些地区很乱,城区交通不发达,很多人素质也底下,教育水平不高,毫无人文气息,服务行业差。看病什么的比较麻烦,大型医院少,物价非常高,快接近北上广了。 如果是北方人,吃的东西你会发现很少,外面卖的都是带辣椒的,不习惯的容易拉肚子上火。如果让我在西南地区选择,我会更加愿意去云南的一些城市,昆明,大理之类的,其次是成都。 @生活麻花哥 做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在贵阳已经生活超过十年了,以自己的观点简单分析一下:在新一期的城市划分中,贵阳被划为了二线城市,如果按气候来说,贵阳市非常适合居住的,跟沿海城市比起来贵阳的夏天真的是天堂,爽爽的贵阳可不是白叫的,夏季平均温度二十六七度吧,而且贵州常年多雨,夏季下雨的话还有丝丝凉意,冬天也不是很冷,如果你是沿海城市的人,那么你到过贵阳一次一定会被这里的气候所吸引的。然后说说交通吧,贵阳的交通确实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贵阳的地理条件,山多,主城区道路较窄,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特别拥堵,不过现在全国各地交通都是大哥不说二哥的。如果你是养老,建议你选择花溪区吧,那边风景很美,公园和徒步游玩的地方较多,非常适合老年人居住,最后欢迎天下朋友来贵州做客,来贵阳游玩,祝你身体健康! @贵阳小数据 优质房产领域创作者 贵阳本地居民,说几句实在话,大概是从2010年开始,贵阳的城镇化进程,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记得大概是在2009年的时候,看到一个数字,2009年贵阳全市年末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为396.79万人,到现在2019年,刚好十年,而2018年,贵阳全市年末常住人口488.19万人,差不多在十年之间,增加了90多万人,如果算下来,每年平均下来,差不多是10万人口的增量。 △不少人在贵阳安家置业 10万人是什么概念?假设每个人,在贵阳生存下来的成本,每月就按照最低的3000块来算(800住,1500吃,700用于其他开销),一年开销按照3.6万块算,那么10万人,一年的开销起码是3600000000元,数得清多少个0吗? 虽然贵阳没有太大太出名的那种污染很重的重工业,但是仅仅凭这么多人口增量的一个社会消费,光是这么多人口的衣食住行方面,能够撑起的市场,就是不小的,更何况,还有房地产和基建等投资拉动。 尤其是近几年,如果在贵阳买房是在2017年以前买房的,那么可以说,还是分享了一部分这个城市的发展红利了的,从2016年到2018年,贵阳的房价“洼地”,吸引了不少外来的人口和资本,也让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 △观山湖如火如荼的建设 很多人说,贵阳的消费高,其实,如果真正对比高消费的城市,比如北京、深圳等,光是居住这一项成本,就能秒杀贵阳很多倍了,现在贵阳市中心花果园这种核心和人气热闹的地段,相当于在北京三里屯、成都太古里、深圳福田、上海外滩这些网红地段,一个单间,在贵阳可能只需要1000~13000左右,然而,如果是在其他真正的高消费城市,可能4000+每个月的居住成本都不一定住得下来。 可以说,贵阳之所以让人感觉消费高,可能是因为居住成本低廉,一对比,把吃喝等消费的价格就显得高了,如果说,居住成本提高到北上广深这种水平,那么吃喝玩乐这点消费,其实真不算什么。 △贵阳旺盛的夜经济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如果你的居住成本也就是房租每个月才800块,或者1000块,那么一顿饭200~300块钱,你可能觉得吃吃喝喝真的很贵,消费很高,但是,如果你是在北上广深,每月五六千的房租,甚至有上万的居住成本的,那么一对比,200~300块一顿饭,已经算是很便宜了,所以,有一句话叫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总体来说,贵阳这座城市,消费水平,如果算上居住成本,算是比较合理的,并不高,连贵阳这种二线城市的消费都认为高的,可能真的是没有体验过在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睡地下室、无窗的蜗居生活吧,可以说,贵阳的收入和生活幸福指数,已经算是二线城市中,比较有性价比的了。 @SuzyQQ 算三线城市吧,城市道路曲折离奇,城市规模也不大,司机开车野蛮,过个马路跟玩命一样。打车很难,基本打不到,高峰期都是拼车的!吃的用的都贵,消费堪比一线城市!给人感觉到处是乱乱的,唯一的好处就是好吃的多!工作性质经常要去贵阳出差,打车都打出阴影了,去一次怕一次! @Mechanist 土生土长贵阳人,读书加工作在广州待了7年,说实话生活观念不一样。在广州的时候身边朋友有能力买1万的衣服,却习惯穿100的小短袖,收入很不错的同事却也抽的十来块云烟。在贵阳,看过拿着4000工资朋友,经常gucci,椰子鞋,劳力士什么的,打麻将一晚半个月工资就去了,有时候自己穿的随便一些,去逛个街店员态度与精神面貌都不一样,没办法。也许举的例子比较突。不过说的就是这么个理吧。整体消费观念不同,买东西看质量看价格,贵的就是好的,贵的就要买,贵的拿出去有面。说不好听就是喜欢装B。开gle加塞你雅阁,都要理直气壮一些的感觉,亲身体会,哈哈。 @你说气不气人丶 正在贵阳旅游,我是重庆的,每年夏天会来贵州玩几天,简单说一下吧,我感觉贵阳应该算二线城市中靠后的,但比三线好一些,这边物价其实不是说贵,感觉就是你看到你周围的环境再看着手中食物,或者花钱买到的什么认为它贵了,这边除了像花果园这种购物商业中心以外,其他地方很多还是比较陈旧的,而且交通感觉有点混乱,路不宽,就很奇怪,明明城市不大,还有限行,但我感觉行走起来就比重庆还堵,然后停车也难,这边很多酒店居然都没有自己的停车场,很多是公用的,酒店还让自己交费,以上只是我简单了解的看法,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贵州的,这边凉快,风景漂亮,说话口音虽然有些区别,但是正常交流也完全ok,用不上我的椒盐普通话,哈哈 @家客同城 贵州家博沃客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本地资讯领域创作者 贵阳是二线城市,不管左喷子怎么喷,它也不是一线城市,不管右喷子怎么喷,它也不是三线城市。 消费也不高,就是二线消费。我们都知道薄利多销,非必须消费的产品走的都是这个路子,在北京一个最大瓶子的可乐,3块多一瓶。在贵阳5块多,到县城9块12块一瓶。 为什么呢因为人多阿,同为二线城市,贵阳消费更高的是为什么呢,贵阳人少阿,460多万人,要分摊同级别消费,平均就要高一点。 必要消费的,就非常低了,贵阳8-10元就可以吃碗牛肉粉了。在北京18起,香港50。 房价也是一样的,北京两千来万人,贵阳460万,贵阳房价1-2万元一平,北京5-10万一平。都是人决定的。 人比贵阳少的二线,消费就高于贵阳,人比贵阳多的二线,消费就少一些,比例都是对等的。 还有就是外来人员,说贵阳消费高就是这个原因了。同一个流动人员,当他去北京买个可乐,3块多,可到了贵阳就是5块多了,对比后就得出,贵阳消费比北京的高。一个二线城市消费比一线还高,虽然在他们村是12块一瓶,但不是必须消费的。所以,他还是觉得贵阳消费比他老家高。 其实,并不高,都在人口比例的精准控制中。就消费总量来说,还是偏低的。所以,收入也是偏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