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个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国内的肉驴养殖业,由于环境因素的制约,在加上农村养驴的越来越少,从2000年开始我们对肉类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缺口保持在50%左右,从1995年196万头到目前的不足几十万头,且很多的肉 ...
首先,这个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国内的肉驴养殖业,由于环境因素的制约,在加上农村养驴的越来越少,从2000年开始我们对肉类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缺口保持在50%左右,从1995年196万头到目前的不足几十万头,且很多的肉驴当中并不是所有的驴皮都可以当阿胶的,一般都是小型驴。 目前行情 我们国内每年需求400万张驴皮左右,我们自己能提供多少呢?差不多4万头就不错了,因此,很多的都是需要依靠外国进口,但是绝大多数的驴皮阿胶是真正的阿胶吗?他们基本上是用马皮来充当阿胶,驴皮的作用是用来补血的,而马皮的作用刚好相反他正好是用来下血的,因此有时候不吃阿胶还来的好一点。吃了反而更加严重了,这就是我们国内的保健品。 驴皮一张至少3000元,而且曾经一直冲到5000元一张,有的地区毛驴价格保持在15,16元1斤,而新鲜驴皮的价格一般保持在35元/斤左右,有时候上涨有的时候下跌。 未来局势 养殖驴的行情是非常不错的,相比于其他的反刍动物,驴的养殖他生病比较少,抗病性能非常强,饲料报酬比较高,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养殖行业,但是自从1月1日起,我们国内实行进口税暂定政策,不仅驴皮的进口关税降低了,这其中还包括了肉牛肉羊肉驴,包括了水产行业,有可能对我们国内的养殖业造成非常大的冲击。 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驴皮35元1斤,也就是七分钱1克,一般情况下保健品都是扩大20倍1.4元1克,大家所吃的阿胶如果价格特别低,你能保证它是真的吗?仅仅从价格上就可以判断真假! @生命and科学 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不记得是哪一年的统计,药品广告营销费用排行第一的是红毛药酒,第二位的就是这个东阿阿胶。巨额的营销费用,必然到导致成本增加,宣传肯定有效果的,销量肯定还是有的。 作为动物的皮,驴皮其实没有特殊的成分,基本上是一致的。古代医书记载清朝以前的阿胶,就是各种动物皮熬制。有人夸张说500g阿胶等同于一斤猪皮。另外,不是有人检测同仁堂阿胶,发现其他动物的DNA。这说明同仁堂确实比其他厂家更遵循古法。 作为水煮驴皮的现代阿胶,最主要的成分是胶原蛋白,燕窝,鱼翅,海参都是富含胶原蛋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胶原蛋白并不是优质蛋白质,因为缺少色氨酸。 再者,胶原蛋白质作为食物消化,胶原蛋白溶解于胃酸,在胶原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多肽,胰酶进一步分解为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只有这样才会被吸收。所以富含蛋白的食物其实差不多,相比鸡蛋牛奶富含优质蛋白,价格不知道便宜了多少。 还有人会问,阿胶主要是补血,那是中医的看法。科学表明,阿胶中并不富含铁,对于缺铁性贫血,如何补血呢?对于其他类型的贫血,中医建议可以食用阿胶,同时也会告诉阿胶补血比较慢,但是一般人知道贫血后都会加强营养,那到底是其他营养起作用了还是阿胶起作用了?很难说。 @财经耕耘客 科技公司高级工程师 财经领域创作者 有人相信上帝会存在,有人相信鬼神存在,有人相信谎言就是真理,有人相信猪会上树,一文不值的东西有人愿意花千金,千金难买的宝贝有人视为粪土,社会就是这样,价值的评判需要正确的价值观,需要科学观。不要给幼儿园的孩子讲高等数学,也不要给大学生讲人之初,睡着的人可以醒,假装睡着的人永远不会醒。 @老胡谈定位 河北胜兵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可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日本最大的汉方药企津村每年使用的药材中,80%来自中国,日本的汉方药卖向全世界。我们却赚不到药钱,甚至连药材日本也在大力推进本国种植。在中国,同样的药材出口的就有药效,内销的就没有药效。从这个事情中看到什么呢? 客观看待这一现象发生原因,才能将本属于我们的财富,为我们自己所用。东阿阿胶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在于其率先举起行业大旗,在市场上塑造阿胶的“滋补”价值,在产业上整合管控产业链,使阿胶行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东阿阿胶依据《本草纲目》中“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的记载,不断强化“正宗”的定位,收割阿胶市场,一度抢占70%的市场,成为行业老大。不过即使占据绝对的领先,由于阿胶价格低迷,整体的营业额和利润并没有多少,因此东阿也想当然的涉足啤酒、地产等其他行业,逐渐偏离航道。 在2005年之后,东阿阿胶才重新战略梳理,重新认识阿胶的价值。将阿胶从“补血”重新定位为“滋补”,加强对生产、原材料、水质的控制,提升阿胶品质,才得以让阿胶这一当时面临边缘化的滋补上品重新焕发生机。 东阿阿胶的重新定位,让其从人参、鹿茸、虫草等高端滋补品中分得了一杯羹。同时正向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也给其他品牌的阿胶留出了成长空间。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可以在本国买到正宗的阿胶。 东阿阿胶的给国内中药企业树立了品牌打造的典范,要勇于成为行业担当为行业代言,找准品牌定位,塑造品类价值,让整个品类走上成长的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