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GDP=实质GDPx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实质GDP=名义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指以基期为100该期间的指数)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 ...
名义GDP=实质GDPx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 实质GDP=名义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指以基期为100该期间的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2012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重要经济数据,其中GDP增长9.2% ,基本符合预期。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 @用户399856573616548 增速就是同比增长率的同义词(如果是环比的话是必须加上环比俩字的,这是惯例)下面是公式同比增速%=(当期-去年同期)/去年同期*100如今年2季度累计GDP 204,459.16亿,去年同期173,615.18亿人民币那2季度GDP累计增速=(204,459.16-173,615.18)/173,615.18*100=17.7657%当然这只是简单的计算,实际的GDP增速统计局会进行复杂的修正,最后得出的增速大概为9.6% (当季同比9.5%) @用户7554140909527 我们可以简单算个数字。 当中国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时,在人口不发生大规模变动的情况下,14亿*4万美元=56万亿美元,2018年中国gdp总量为13.46万亿美元 以每年5%左右的增长率来算,达到56万亿美元需要29年,即2047年,而根据联合国对中国人口总量的预测,2050年为13.64亿,这与一开始的假设14亿人口基本一致,也即是人均gdp4万美元,我国经济总量可以确定大致为56万亿美元。 而全世界gdp2018年为84.84万亿美元,以每年2%的增速计算,2047年全球经济总量为150.66万亿美元,也即是当中国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时,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而此时,根据联合国估计,全世界人口为98亿,所以除中国外,世界其他地区人均gdp为(150.66-56)/(98-13.64)=1.12万美元。 作为对比,美国2018年GDP占全球比重不到四分之一,如果中国实现全球经济总量占比三分之一,必然伴随着对美国的超越和全球的调整,而这一切,在现有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下不可能完成。 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前几十年的发展得益于全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国把握住了机遇,在全球产业链中得到很好的位置,并努力向全球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转移。 但接下来的发展我们遇到的情况是,全球产业链中能向我国转移的产业规模与数量均已大大减少,而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的产业则不断增多,近年来,大家买到的衣服、鞋子,不少都是从马来西亚加工的便足以说明这种情况。 我说的更明确一点,如果没有新一次的工业革命,仅有存量产业供全球各国进行分工,基本不存在任何模式可以使中国达到人均GDP4万美元。而新一次的工业还必须是底层、基础性的革命,必须衍生出足够的产业蛋糕,中国吃了一波互联网产业的红利,但这不足以支撑中国达到足够的经济体量。 但实际上,我们也不必悲观,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整体不一定能达到人均gdp4万美元,但不代表部分发达城市和省区不能达到,像北京、上海极有可能在2050年之前便能实现上述目标;二是,在存量产业蛋糕切分的情况下,中国现在处于有利位置,这意味着中国至少不会比目前差。记得之前有一次听国务院高参夏斌教授演讲,说到未来印度不可能超越中国的重要原因,便是全世界的产业蛋糕不可能同时支撑两个人口超10亿的大国都能达到相应的产业规模,而在中国已经占据有利位置的情况下,未来印度基本毫无可能。 所以,总结一句,我们现在能够关心的不应该是如何使中国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或者达到之后中国是什么模式,因为在不爆发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情况下中国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如何做好现在的自己 ,保持住并不断扩大目前的 优势 ,毕竟,我们现在的位置已足以引起其他国家的觊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