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睡了十八年土炕,对土炕我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想起来,还回味无穷,心中似乎还有土炕的余热,睡在温热的土炕上,好像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那种感觉让人迷恋令人陶醉。
我是甘肃秦安人,在我们老家,至今家家都睡的是土炕,除了仓库、厨房等房间外,其他每间房里都有一个宽敞的土炕,亲戚和朋友来了,从不担心没地睡觉。
睡土炕有诸多好处,当肚子涨的时候,将肚子贴在温热的土炕上暖一会儿作用很大,那些有老寒腿、关节炎的人,更是离不开土炕,但土炕也有不好之处,容易上火的人要尽量少睡土炕。
从懵懵懂懂记事起,暖烘烘的土炕与我须臾没有离开过,我们兄弟姐妹五个,生在土炕上,吃在土炕上,长在土炕上,玩在土炕上,在土炕温暖的怀抱中一天天长大。
童年时期,我们家非常困难,缺衣少穿的现象很突出,衣着非常单薄,时常被冻得瑟瑟发抖,暖烘烘的土炕成了我们驱寒取暖的好去处,只要下地、放学、放羊回来,首要的是在土炕上休息一阵。
春天的晚饭后,我们点燃煤油灯,一家人坐在暖烘烘的土炕上,我和弟弟俩写作业,母亲和姐姐俩做针线活,一家人叽叽喳喳拉家常唠嗑嗑,唠着唠着一年的春播计划定下了。
盛夏的夜晚,皎洁的月亮透过窗棂洒在土炕上,土屋里显得朦朦胧胧模模糊糊。在轻柔似水的月光中,我们没有点煤油灯,利用皎洁的月光照亮,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一边吃饭一边放松劳累了一天的筋骨,此时欢乐的笑声充满了整个土屋。
秋季要储备烧土炕的燃料,土炕的燃料主要有树叶、柴禾、桔杆和牛驴的粪便,但更多的是树叶。由于秋收秋播的农活很忙,白天没有时间扫树叶,晚上我们弟兄几个在浓浓的夜色中去扫树叶,经过几个晚上的持续努力,备足了冬季烧土炕的燃料。
由于生活困难烧不起火炉,冬季的取暖全靠土炕。当皑皑白雪覆盖山川大地时,我们将土炕烧很热烘烘的,不管屋外的雪下得多大,天气有多寒冷,只要坐在温暖的土炕上也不觉得有多寒冷。
在严寒的冬季里,土炕上挤满了人,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各忙各的事,父亲和哥哥捻麻线,我和弟弟写作业,母亲和姐姐做针线活,此时的土炕上热闹非凡。
最热闹的时候算是过大年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炕中央放一方形炕桌,我们兄弟姐妹围坐在炕桌旁边,急切等待沸腾的骨头肉出锅。
母亲一点一点撕下骨头上的肉,一人一块给我们兄弟姐妹,这些贵重如宝的骨头肉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吃完了骨头肉,母亲还发给我们几颗核桃、红枣和焦糖,这些珍贵的东西是我们过年的全部礼品,我们舍不得三两下吃完,将其收藏起来待过年时慢慢品尝。
在暖烘烘的土炕上,兄弟姐妹围坐在大人身旁,拉家常话生活,高高兴兴,乐意融融,虽然家庭非常贫穷,虽然生活非常困难,好吃的和好穿的十分有限,但只要能够得到一点好处,我们感到非常开心十分满足。
春夏秋冬,落花流水。在土炕温暖的怀抱中,我们一家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我们兄弟姐妹慢慢长大了,一个个飞出了大山,一个个离开了父母。而今,父母双亲离世多年了,那个温暖的大家庭不复存在了,留给我们的是最深的记忆和无尽的怀念。
每次重返故里,当睡到暖烘烘的土炕上时,当肌肤与土炕紧紧贴在一起时,还能找到当年睡炕的感觉,还能感受到父母温暖的怀抱,还能感受到那个大家庭的温暖。
土炕的感觉是故乡的感觉,土炕的味道是亲人的味道,土炕的温暖是家的温暖,我对土炕的怀念实际上是对父母亲人的深深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