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一个地方都想建大学,不单单江苏一省。有大学的好处,在于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教育实力,一所高校一般来说规模都在万人以上,给当地的三产带来一定的推动,更何况城市的发展需要支柱产业,更需要人才支撑。
最简单的一点,年轻人都想留在城市里面就业发展,谁也不愿意再回到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重复祖先们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不是说农村不需要人,而是机械化作业将完全取代人工操作。
当然江苏并不是在疯狂地建大学,只是将原有存量的独立学院纷纷改设。比如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改设成公办无锡学院,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和省教育厅共同建设。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改设成民办本科高校太湖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停办,整建制迁到苏州改成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到2020年底,全国所有的独立学院都要进行改设。一般分为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和某某大学某某校区,实在地方财政支撑不了变成公办高校,又没有社会企业成为主体,母体又不愿意接手变成校区,自己独立院校只能停办。
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江苏突然又冒出了很多高校,都是有独立学院改设形成的。其实任何一所独立学院在校生源规模都达到了上万人,有的甚至于2万人、3万人的规模,这样的一所高校给所在城市的服务业推动力是很大的。
特别对于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这种价值是没办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好在江苏的经济比较发达,每一个地级市都有承接的经济实力,不少独立学院都变成了公办高校,给教职员工可以说是一条好的出路。
在这一次改设浪潮中,也有不少专科学校联手独立学院借壳升本成为全国的典范。比如说江苏农牧职业学院联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合并升本,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一个是专科学校想升本,一个是独立学院想公办,两厢情愿,共谋发展。
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南京很多老牌大牌的名校,他们的独立学院纷纷迁出南京城区,到苏南的几个城市,到苏中的几个城市,或公办或民办或变成校区。
南京都市圈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南京整个人口目前是800万,离1,000万还有200万的缺口。本来这些独立学院按照常理都应该留在南京,最终能够壮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这就是很多人想不通的地方。
一方面要吸引人口达到1,000万,一方面又将很多独立学院迁到省内其他城市。虽然说江苏省一直注重均衡发展,但是与南京市的发展目标又相背而行。相比较成都,就把四川省各个地级市的高校用行政命令迁到成都来。
这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固然,四川举全省之力打造成都,努力使成都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极。不知道南京和成都的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会不会最终达成效果?
不管怎么说,顶层设计自然有顶层的考虑,收拢与外迁都有存在的道理。只要对城市的发展有利就可以了。不知道你对江苏独立学院的外迁有什么样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