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强调一点,老实不等于笨,只不过做事方面遵规守纪,不会异想天开,眼高手低。
“老实人,往往发不了财”,如果认同了这个观点,那岂不是言下之意鼓励所有人“不老实”?
村里的刘杰,就是因为人老实本分,最后才发上了财。
天上掉下来的订单
老家村庄里的同龄人刘杰,在初中毕业之后就没继续读书,和父亲在小镇上经营着水泥的生意。
一日,刘杰和往常一样正在午睡,接到一个电话,是水泥厂的陈老板打电话过来的,说是下午需要把一批水泥送到隔壁县城去,但自家车坏了,就打电话过来找刘杰帮忙。
刘杰没和电话里的陈老板合作过,接到电话有些犹豫,陈老板就说:“阿杰,您放心,钱我按市场价算给你,我这不车子坏了,才托张老板找到的你。”
刘杰一听是张老板推荐的,连忙答应说行,因为自家的水泥生意,一直都是和张老板来往的,对于张老板的人品自然也是没得说。
下午,刘杰开着自己的车,到水泥厂,陈老板出来相迎,指了指堆积在一旁的水泥,说:“就是这些了,客人明天一大早要赶工,这不,今晚就一定得给人送过去,单子给你放车上了,一会儿你装完车,我们再核对一下。”
刘杰连忙和陈老板说好。
一袋水泥?
大概用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刘杰把工地的一大堆水泥全部装车上了。刘杰来到陈老板的办公室,和陈老板对起了水泥数量,刘杰微微皱眉,说:“陈老板,你这订单上的水泥数量不对吧。”
陈老板一听,脸上也流露出些许不悦,说:“怎么会不对,我事先可是让两个伙计点过货了,绝对错不了的!”
刘杰笑了一下说:“陈老板,不是少了,而是你给我的货里,比订单上多了一袋五十公斤的水泥。”
陈老板顿时有些尴尬,打着圆场说:“应该不会多吧,你是不是算错了?”
刘杰立刻给了陈老板一个台阶下,说:“可能是吧,要不这样,陈老板,现在货全部给我搬到车上了,要点数量也不好点,我送到县城卸货时候,再多点一边,若是有多,傍晚再给你送回来,如何?”
陈老板同意了刘杰的做法,接着,刘杰就开车货车进县城了...
死脑筋?
傍晚时分,刘杰把货成功送到了县城的工地里,趁着天没黑,下车卸货、点货,等刘杰卸完水泥后,果然发现多出了一袋水泥。
刘杰和负责人说:“管事的,这里面比订单上多了一袋水泥,我要带走。”
负责人说:“陈老板是多精明的人?他的货还会多给我一袋不成?”
刘杰回复说:“你先算着看,要是有多,我带走一袋水泥,要是有少,我在单子上给你扣除一袋水泥。”
经过负责人这么一算,还真多了一袋水泥。负责人把刘杰叫到一旁,说:“多的这袋水泥你帮我留下,咱们留个联系方式,以后有拉水泥、进水泥的事,我还找你,如何?”
刘杰马上回应到:“这可不行!”负责人连忙和刘杰说:“老板不小心多放了一袋水泥在上面,又不是你去偷来的,你不说,我不说,他就不知道,这样,我给你转账100,如何?”
刘杰还是摇了摇头,依然拒绝了负责人的话,执意把那袋水泥拉上车,刘杰走后,负责人还在背后小声嘀咕说:“真是死脑筋的小伙子。”
谁说老实人发不了财?
回去之后,刘杰又来到了陈老板的水泥厂,把订单递给了他,还把车上“多的”那袋水泥卸了下来。
只见陈老板没有一丝惊讶,毫无波澜地和刘杰说:“阿杰,你把水泥放那儿以后,来我办公室一趟。”
刘杰走进办公室后,陈老板笑嘻嘻地和刘杰说:“阿杰,最近水泥生意不好做吧?”
刘杰是个老实人,不假思索就回复陈老板说:“确实不好做,小镇上又开了一家水泥厂,和以前相比,生意是少了点,也很少接到隔壁小镇的订单了。”
陈老板会心一笑,和刘杰说到:“你看,县城里的水泥生意你有没有兴趣啊?”
刘杰说:“当然有了,但这些人脉不是都只和张老板做生意吗?”
陈老板回复说:“老张儿子在广东买了房,这老家伙马上要走了,想在临走时找一个可靠之人接手他之前客户的生意。为此,他可没少下功夫,前前后后找了十几个人,十几袋水泥都没回来呢...”
结语
“老实人,往往发不了财”,我怎么看?
个人以为,老实不等于笨,只不过做事方面遵规守纪,不会异想天开,眼高手低。
踏踏实实地做事,照样可以发大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