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中国总部落户北京,是否意味着深圳被抛弃"虽说有点危言耸听,但也不无道理,从另一个层面上讲它预示着深圳的一个时代的交替.
华为作为蝉联四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首,2020的营收总值8844亿.这样一个国内头号的科技公司却离开了自己奋斗了33年的深圳.多少让人有些无奈,有句成语"一叶知秋".其实近年来外迁的企业很多,中兴搬去了河源,比亚迪去了惠州.富士康到了郑州.兴飞科技,兆驰股份,欧菲光等外迁南昌.这些巨无霸公司尚且如此,更何况更多的中小公司.
深圳最初是想"腾笼换鸟",用高房价淘汰那些低端制造业,吸引高新企业,但如今却连高端制造业也难以生存.企业的集体出走,优秀企业的流失,将使深圳的竞争力大打折扣.加之越来越没有优势的政策.曾经举世瞩目的华强北任何时候都人山人海,不用出这条街你可以买齐一个手机所有的配件.如果哪天下雨华强北塞车,全国的手机配件价格都会因此波动.东门步行街更是人声鼎沸,那时候的深圳对年轻人充满了吸引力.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涌向了龙岗宝安的工厂,那时候的深圳是年轻的,是充满朝气的,是敢为天下先的.
深圳曾经在短暂的发展中诞生了华为,腾讯,平安等众多的世界级企业,靠的是优惠的政策,轻松的营商环境,和无数创新的年轻人.从2012年华为在松山湖买地,准备将研发中心迁往东莞,这已经暴露出了深圳居高的房价和企业成本问题,让许多企业无所适从,难以为继,最终选择集体离开.高成本会摧毁一个城市的竞争力.
深圳是否正走在产业空心化的道路上,没有了制造业,没有了实体经济,深圳靠什么发展,靠什么抵御经济风险.有人说深圳是靠科技创新,一个城市的创新和活力靠的就是年轻人.可华为不就是最大的科技公司吗.如果年轻人在深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又如何创新发展.高企的房价逼走了企业也逼走了年轻人,曾经热闹的八卦岭,人民路,如今冷冷清清.
失去了制造业的深圳该如何转型和发展,创新深圳还能走多远,没有人知道.但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决不是在前海的办公室里开发几款P2P贷款软件.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利用好前海开发区,这也许是深圳现在唯一机会.祝愿深圳再现辉煌有更美好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