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是南方人,有幸在山东暂居了一年的时间,期间,认识了很多朋友,当然,酒桌上的事也就成了不得不提的话题。
本人认为山东人和全国人都差不多,不存在酒量超群的情况,那我们就细细道来。
首先,酒文化博大精深。
山东是“孔孟之乡”、“世之邹鲁”,我国儒家文化发源地,加之物阜地丰,又是我国八大名菜“鲁菜”的发源地。所以随之而来酒文化也极为盛行。
山东酒桌上更是规矩甚多,主陪、主客、副陪…等等的位置是绝对不能乱了的。倘若哪个不守规矩或者不识相的坐错了位置,那可是“大罪”。
有人问这和酒量有啥关系?我想说的是,正对门口那个位置是“主陪”,是买单者,具有酒桌上生杀予夺的“大权”,此人的酒敬再多你也要接着。
【更要命的是,山东很多酒桌上用的是“牛眼杯”,几轮下来,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喝多少】
其次,山东的酒。
山东所产的白酒,基本上都是低度数的酒,比如前些年很盛行的“孔府家酒”、“齐民思”,大多都是29-35度的低度酒。
低度酒不易上头,但对于习惯了喝高度酒的云贵川以及青海等地的人来说,那杀伤力绝对是超强的。
第三,海拔问题。
众所周知,高原人酒量都不低,但飘入海拔2.300米的山东,忍受着“平原反应”(这确实有),再端起热情的低度酒,那结局,妥妥的!!!
其实,各地都有“酒坛高手”,所不同的是对酒量的自我控制。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