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24 21: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周并不赞同国企私有化。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奉国企私有化呢?无非就是觉得国企利用垄断地位,工作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用人混乱,他们寄希望于国企私有化后,让被国企垄断的行业进入完全竞争市场,进而提升效率和服务水平,可以解决当前国企存在的诸多弊端。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私有化或许可以解决效率和人员臃肿的问题,但同样也会带来诸多问题,底层老百姓未必会成为受益者。
一、私有化难免导致国有资产贱卖
国有企业私有化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国有资产评估,一家国有企业到底要按多少钱拍卖出去?有人会说,上市国企就按股价卖不就好了?
还真不行,就拿中石化来说,目前市值4733亿元,一旦开启国有资产私有化的话,一定有财团会想办法让中石化股价跌30%以上,这时候再按市值买进,国有资产贱卖难以避免。对于非上市国企的评估那就更为困难了,这其中蕴藏的权钱交易可想而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开展了一场国企私有化运动,著名的俄罗斯吉尔汽车制造厂总资产达到10亿美元,最后经评估只以400万美元就卖给了私人财团。
国企私有化,其结果绝对不普通人想象的那样可以让更多老百姓受益,只可能让国有资产流入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的口袋里。
二、国企私有化减弱国家宏观调控
私营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赚钱,但国企却要担负国家赋予的社会责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
2020年一季度国家电网亏损9.26亿元引起网上一片冷嘲热讽,可是他们却忽视了国家电网在西部偏远地区电力建设的成本,像贵州、西藏、新疆等地广人稀的地区,国家电网的建设成本是非常大的,用户也不如中东部人口密集地区的多,但国家考虑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其居民生活电价反而更低。对国家电网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亏本的买卖。这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私有企业难以做到的。
其实很多国有企业都在承担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像高铁、公交、银行等,都在不同程度发挥着社会治理的责任,离开这些国企,很多关系到居民基本生活的成本都会上涨。
三、国企私有化会导致私人财团垄断
很多人特别反对国有垄断,但是对私有垄断的问题却视而不见,或者说他们认为私营企业的垄断地位算不上垄断。
国企私有化就一定会带来全社会的公平竞争?似乎也未必,在自由市场竞争中,大鱼吃小鱼是市场的基本规则,一旦一些民生的行业被垄断后,涨价是难免的事。就拿香港来说,香港的码头、电信、燃气、零售行业几乎都被李嘉诚垄断了,李嘉诚通过这些垄断行业在全香港人身上吸血,使得香港居民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再者,即使完全竞争也不是个好事,英国的铁路私有化后被几家企业划分,这几家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英国的铁路改造计划迟迟未通过,甚至出现铁路之间无法并轨的事。
有人可能会说,你说的这些理由都是既得利益者的借口,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都是私有化,像美国、日本不都运行得好好的吗?也没听说他们的老百姓生活多么艰难啊?
还真不是这样,美国也是有国企的,美国有联邦国企,类似于我们的央企,地方上还有州国企,类似于我们的省属国企。美国的一些关键行业比如核工业、铁路、航天、电力等都属于联邦国企。当然,美国的国企比例是没有我们大的,但是也占到美国GDP的5%,而我们的比重达到25%。
同样的,像日本、法国、英国等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民生关键行业都是政府掌握的国企。
诚然,我们的国企目前还存在诸多弊端,比如国企饱受诟病的效率问题和用人混乱问题,加快推动国企改革和加大国企运营监督力度才是推动国企良好健康发展的方向,私有化绝对不是推进国企改革的一剂良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