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捉关羽的人是一个叫马忠的吴国将领,不是吕蒙。
(潘)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三国志·潘彰传》
而根据围堵关羽,是孙权亲自下令的记载。
(孙)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三国志·吴主传》
以及关羽被俘虏后,当场被杀的记载来看。
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三国志·关羽传》
部署抓关羽的人,也不是吕蒙,而是孙权。
而杀关羽的人,应该就是马忠。或者是马忠的上级领导潘彰。
因为马忠、潘彰当时就在活捉关羽现场。他们有条件“犯案”。
至于吕蒙,他远在江陵。后来还生病了,连床都不能下。他既不负责围堵关羽,也不在擒获关羽的现场。他又怎么可能杀关羽呢?
(孙权)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三国志·吕蒙传》
所以,关羽之死,与吕蒙无关。他确实偷袭荆州,背刺关羽。
但要说是他杀了关羽,没有史料依据。不能乱给他扣屎盆子。
前些年的《新三国》电视剧,说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但是吕蒙抗命,杀了关羽。
还说孙权因此而愤恨,毒死吕蒙。
那都只是编剧一家之言。史料依据不足。不必当真。
既然,不是吕蒙杀死的关羽。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孙权下令杀死关羽的呢?
目前一般认为,就是孙权下令杀死关羽的。
这一点基本无争议。
有争议的地方在于——孙权到底是打一开始就想杀关羽,不留后路,把事情做绝。还是起初不想杀关羽,后根据形势发展,临时改变主意,又下令杀的关羽?
根据孙权本传的记载,他本不想杀关羽。
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馀骑。——《三国志·吴主传》
孙权在把关羽的包围后,派人对其诱之,想劝降关羽,不想事情做绝。
但关羽将计就计,谋求通过诈降的手段突围逃回益州。最终被潘璋帐下的马忠擒获,并被吴军杀害。
又据晋朝王隐的记载,孙权本不想杀关羽。
是左右大臣劝他,说关羽不可留,他才下令杀死关羽。
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蜀记》
总之。关羽之死,与孙权脱不开关系,九成可能性就是孙权下令杀的。
只是不知道,孙权是一开始就没打算留关羽一条命,还是后来改主意,下令杀关羽。由于目前的资料不充分,无法推断具体事实。
我们想要厘清这件事,只能等新的资料和新的证据出现了。(比如考古)
这个问题,不讨论了。下面说说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我觉得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孙权想借关羽的人头向曹操示好,继而联合曹操,合击刘备,瓜分益州。
根据史料记载,偷袭荆州前,孙权就派人向曹操称臣,还劝曹操称帝。
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魏略》
关羽死后,孙权第一时间就把关羽人头送给了曹操。以此表示自己与刘备势不两立,绝无首鼠两端,复兴孙刘联盟之可能。
权送羽首於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
随后,孙权又派人向曹操纳贡。
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及令王惇市马,又遣朱光等归。
可以说,孙权对曹操是一系列示好,膝盖都快跪到地上了。
而对刘备呢?孙权则是厉兵秣马,随时准备进攻益州。
后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三国志·周泰传》
只不过,曹操没有相信孙权的鬼话。
孙权想借刀杀人,他把曹操当作刀。
岂不料在曹操的眼里,孙权才是刀。
孙权在对曹操一系列示好后,曹操没有任何对刘备用兵的迹象,反而派曹仁、徐晃,攻打襄阳,赶走了孙权的部将陈邵。
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於汉北。
曹操死后,曹丕又派人驻屯新野,威胁荆州江陵。
等到夷陵之战后,曹丕立马动手。魏军兵分三路,与吴军展开长达半年的拉锯战。
事实证明,一旦孙刘联盟彻底破裂,孙权即成为曹魏的首要打击目标。想靠讨好曹操而进取益州,只是孙权梦呓罢了。
第二,孙权政治地位低下,统治东吴的合法性不足,亟待借关羽首级,得到曹操控制的东汉朝廷的认可。
杀关羽时,孙权坐拥江东二十年,可他的官方职务仅仅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
东汉朝廷封给孙坚的乌程侯爵位,被孙权的弟弟孙匡继承了。
曹操封给孙策的吴侯爵位,在孙策死后,给了孙策之子孙绍。
孙权啥爵位都没有,官职又低。他纯粹就是靠着孙坚、孙策的余荫,统治江东。
说他是非法武装割据江东都不为过。
他和刘备联盟后,刘备表举他为车骑将军兼徐州牧。但是刘备的表举,曹操并不承认。
所以当孙权和刘备翻脸后,他必须马上获得汉廷认可。如不然,曹操不认可他,刘备也不认可他。他就真成非法割据的草头王了。
他如何号令江东?让江东人臣服于他?
后来,曹操后来封他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南昌侯。这正是他要的结果。
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
第三,关羽一心忠于汉室,忠于刘备,不可能为孙权所用。而关羽又是顶尖将才,无论是陆战,还是水战,都是一把好手。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能为孙权所用,在孙权看来,那就只有杀了才最合适。
如不然,让关羽溜回益州,那他对东吴必然是大患。
至于软禁不杀,如关羽对于禁那样。对孙权也无意义。因为前面说了,孙权的计划是联曹灭刘,他当时无意与刘备修好。
所以利用关羽要挟刘备,在孙权看来,根本没那个必要。
而送一个活着的关羽去讨好曹操,孙权他又不敢这么做。
因为,孙权并不在乎襄阳在曹操手中。北方无优秀水军,威胁不到东吴。这一点,孙权心里明白。
但关羽懂水战,如果关羽为曹操所用,孙权的麻烦就大了。(虽然可能性不大,但孙权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其实,这也正是为什么孙权要在关羽即将拿下襄樊的关头,要背刺于他,以及要急于结果他性命的原因。
一个有本事人,不能为己所用,那这个人在孙权看来,就非死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