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自律性差,家长们如何培养孩子自律性,分享自己的见解,家长朋友们共同探讨!
孩子们自律性差,一直都是困扰许多父母的问题,爱玩是孩子们天性,孩子的年龄小心智较为稚嫩,所以自律性差很正常。自律性的养成主要还是家长要对孩子自律性的培养!家长们都知道好的行为习惯越早培养越好,因为小时候孩子性格与习惯都没有成型,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但是对于培养自律性有无从下手。
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自律性差的表现我想大多数孩子都会有。
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或者玩玩具。吃饭的时候要督促好几遍孩子才会吃饭,吃完饭以后还要不停的督促孩子学习,写个作业磨磨唧唧,一点都不专心。睡觉的时候还得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孩子去洗澡睡觉。下午放学的这几个小时父母都是处在不停的督促中。孩子烦,家长们难。这些问题是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需要家长多加引导才行。虽然学校老师也有育人职责,但是面对那么多孩子,老师有时候也是有心无力,更多的还是需要家庭去教育和引导,毕竟,父母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分享下我对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几点见解。
孩子自律性差的改善方法
1、不要过度督促包办溺爱孩子,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当孩子失去了我们的帮助和督促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不督促就不去做。不督促就不能完成。
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主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事情要独立完成。有奖有罚。
2、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先律己后律人。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总会在无意识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父母想要孩子成为自律的人,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必须自己首先做到。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自律影响到孩子。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自律性很强的'家庭里,那么他在生活中也会很自律,反之,则使孩子学到不自律的不良习惯。
3、保持原则不退让不动摇
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从小给孩子定下家规。凡事都有一个规则,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从培养规则意识开始。当孩子遇到事情不想做,或者感觉自己做不成就会想家长撒娇、哭闹,家长面对孩子选择了退让,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律性会越来越差。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从培养规则意识开始。
4、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时间。
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只要时间一到立刻停止进行中的活动,继续下一项活动,哪怕上一项没有完成,即使孩子再喜欢,我们都应该停止,如果孩子想玩耍,家长可以同意,不过要与孩子规定好玩耍的时间,时间一到必须让孩子准时坐到书桌前学习,不能有商量的余地。孩子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教会孩子珍惜时间。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时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家长耐心陪伴和细心引导,作为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等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改进。父母要对孩子多一点关爱和鼓励,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幼儿教育大家说#
自律神器学习计划表
|
|